篮球赛比赛哨响,他们冲进稻田测产——“铜BA”赛场外的“特别助攻”​测出612公斤丰收喜讯​
2025-10-04 08:56:4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袁敏 | 作者:储芸蔚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1644

中方融媒10月4日讯(通讯员:储芸蔚)10月2日中午,篮球赛第四节结束的哨声刚落,铜湾镇政府机关队的队员便迅速擦去汗水,一路小跑离开喧嚣的球场。他们的目的地不是休息室,而是铜湾镇黄溪村种粮大户杨尚岩、杨俊成的稻田。十分钟前,他们还是球场上传球助攻的球员;此刻,他们已是手拿测产工具、穿行于金色稻浪的农技员。一场篮球赛与一场稻谷测产正在产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。

“快,下午还有比赛,我们抓紧时间!”带队的是铜湾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主任郭安康,也是球队的主力军。他们一行四人带着收割工具、秤和便携式水分测定仪,熟练地跳下田埂。在种粮大户杨俊成的指引下,他们选定着一块具有代表性的稻田。“收割要规范,数据要精确。”球员杨小华边说边挥舞镰刀,动作熟练得如同他在球场上的突破上篮。金黄的稻穗被快速收割、脱粒、装袋。汗水从球员们的额角滑落,与尚未干透的球衣混在一起。称重、测水分、记录数据——整个过程如篮球场上的快攻,流畅而高效。

测产现场变成露天实验室。队员们将稻谷样品放入水分测定仪,紧盯屏幕数据变化。“含水量25.8%,需要折算成标准含水量13.5%下的产量。”一位戴眼镜的队员快速计算着。他平时负责统计篮球比赛技术数据,此时将同样的严谨用于农业测产。最终结果出炉:实测亩产612公斤。

种粮大户杨俊成黝黑的脸上绽放着笑容:“今年天气好,技术到位,这个产量很满意!”“这就像篮球比赛,”队员们也跟着笑道,“没有一点水分,得到最真实的‘得分’。”

这种“赛间测产”并非偶然。铜湾镇近年来积极推动“体育+农业”融合发展,让赛事服务乡村实际需求。政府机关球队队长陈南解释道:“我们队里本身就有农技骨干,趁比赛间隙为农户服务,两不耽误。”这场水稻测产让“铜BA”不仅是竞技平台,更成为深入田间地头的服务平台。

对他们而言,全力为农民“得分”与在球场上取胜,同样重要。测产完毕,队员们匆匆赶回球场。下午的比赛即将开始,他们带着一身稻香重返赛场。丰收的画卷在乡土大地缓缓展开,是整个秋天最动人的捷报。

责编:袁敏

一审:袁敏

二审:蒲书琴

三审:蒲长征

来源:中方县融媒体中心

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!

时政
新思想
我要报料